1月30日晚,轨交核心零部件制造商华铁股份(000976.SZ)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5亿元至17亿元,主要受到商誉计提减值17亿元至19亿元以及2022年轨道交通客运量减少、行业景气下滑等因素影响。该公司表示,经过本次计提后,公司业绩风险有望提前释放,随着在大交通供应链的加速布局,华铁股份将持续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资料图】
商誉减值助推公司轻装上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申万宏源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完成额或相比“十三五”期间继续提升。受益于近年来高铁及城轨建设持续增长、建设速度加快,轨交装备制造行业当前处于成长期,行业增长主要由高铁建设带来的车辆配置需求驱动。同时,伴着动车组保有量不断提升,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市场不断扩容,高负荷运行下维修周期有所缩短,轨交后市场已步入高速成长期。
公开资料显示,华铁股份是国际化的轨交核心零部件制造商,其核心产品在动车组新造和修造市场均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近年来,华铁股份持续提升核心产品竞争力,基于自身多年积累的产品和技术经验向其他业务领域进行拓展,逐步构建公司在大交通领域核心供应链的战略布局。
市场人士指出,华铁股份本次计提约17亿元至19亿元商誉减值的决策,本质上释放了公司过去隐藏在表面下的危机,其根本目的是让公司能在未来业务发展的过程中轻装上阵。短期看虽然会对利润表有所影响,但长期看对公司争取未来更好的业绩表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外,华铁股份披露,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高毛利产品订单延迟交付不能及时确认收入。记者注意到,公告显示,华铁股份核心业务高铁座椅、给水卫生系统等产品的市场份额依然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随着行业的复苏,公司作为多品类的轨交零部件制造商的优势也将逐步显现。
持续打造新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2022年以来,华铁股份基于自身多年积累的产品和技术经验向其他业务领域进行拓展,形成以轨道交通零部件制造为核心,城轨与后市场业务持续壮大,战略型新业务不断拓展的新格局。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华铁股份与全球第三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麦格纳国际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中国山东省青岛市成立一家合资公司,面向约定客户的新能源汽车提供业内领先座椅系统解决方案。此次合作是华铁股份基于公司高铁座椅领域技术储备的延伸发展,有助于华铁股份快速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
在民用航空修造领域,华铁股份宣布与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全资子公司北京凯兰航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从民用航空器零部件维保项目入手,建立零部件及系统维保供应链关系。至此,华铁股份“大交通战略”再落一子,实现了在国内航空器以及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产业布局。
华铁股份在公告中表示,2023年,公司将努力推动2022年客户推迟的订单尽快完成交付,并紧抓国家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持续进行品类扩张和技术升级。将持续拓展国际化业务,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各个铁路局的业务合作,积极开拓售后维保市场。公司也将基于目前成熟的产品及技术基础向更多应用场景延伸,包括新能源汽车座椅、航空、海工装备、储能系统等领域,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巩固和提高公司行业地位,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完善和优化公司治理,提质增效,实现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稳健增长。
X 关闭
X 关闭